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以色列冻结23亿救命钱!西岸百姓被迫当打黑工游击队养家
新闻动态
以色列冻结23亿救命钱!西岸百姓被迫当打黑工游击队养家
发布日期:2025-10-08 06:42    点击次数:119

拉乌夫回到希伯伦的那天,天很热,街上没几个人。他站在自家门口,看着空荡荡的巷子,心里更凉。自从那次冒险翻过隔离墙被捕,他已经没有再去过以色列。那次他在工地干活,却遭遇以色列警方突袭,被关了38天。出来后,直接收到了三年禁止入境的通知。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那天,他的工作许可就被吊销了。还有和他一样的十一万多西岸工人,一夜之间丢了饭碗。快两年了,恢复的许可不到八千张。对大多数人来说,去以色列的路彻底断了。

在西岸,他找不到稳定活计。偶尔扫扫街,日薪才50谢克尔,合15美元。活稀缺,钱少,还得抢。经济早已在战前被各种限制压得透不过气,比如以色列扣留本该上交的巴勒斯坦税款。战争只是加速了崩塌。

国际劳工组织的调查更直接。战争第一年,西岸一半以上的雇员工作时间减少,六成收入下降,65%的企业裁员。巴勒斯坦经济学家纳赛尔·阿卜杜勒卡里姆说,贫困率翻倍,失业率冲到30%以上,差不多创历史新高。“西岸经济的现金血管,就是在以色列打工的巴勒斯坦人。”

这些钱断了,问题不只在家庭收支,更在整个经济链条。早在战争前,以色列就动过税款的主意。自2019年起,以色列以巴方向囚犯及被以军杀害者家属发放抚恤金为由,扣了近80亿谢克尔税款。按《奥斯陆协议》,这些钱本该由以色列代收并每月转交。

袭击发生一个月后,以色列内阁决定再扣一笔,理由是这钱可能流向加沙的哈马斯。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干脆拒绝收剩下的钱。2024年1月,以色列把加沙的钱放进挪威的一个信托账户,要财政部长贝扎莱尔·斯莫特里奇签字才能放款。挪威在5月承认巴勒斯坦国,斯莫特里奇立刻掐断了这条渠道。从那以后,有几次零星付款,但过去四个月基本是彻底中止。

钱收不上来,西岸公务员工资打了对折,有时只能发七成。缺口只能靠贷款补,公共债务飙到13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30%。财政上的死循环,已经成了政治上的锁链。

6月,斯莫特里奇又宣布,取消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有业务往来的以色列银行的豁免保护。这等于逼着这些银行切断合作。一旦断掉,西岸金融体系会被隔绝,贸易停摆,现金黑市抬头。西岸连自己的货币都印不出来,一切经济活动都依赖与以色列的银行互通。

伊哈布·马哈迈赫提醒,如果联系真的切断,西岸可能连粮食和能源进口都撑不住。续约节点在11月,但市场早已在紧张。经济脉络像一根绷紧的弦,没人知道什么时候会断。

更棘手的是货币本身。按《巴黎经济关系议定书》,西岸用的是以色列谢克尔。议定书允许每年向以色列银行存入180亿谢克尔。但过去十年,西岸市场谢克尔长期盈余。背后原因很简单,经济规模是1995年的十倍,资金流进来的渠道也多了,比如阿拉伯裔以色列人的汇款和外出工人的工资。

多出来的钱并没有流通,而是都挤进银行。银行嫌占地方,不收大额存款,结果支票兑不了,转账难,外贸融资更别提了。战争开始后,以军加紧突袭货币兑换点,称要切断恐怖主义资金。自去年10月起,已经没收了数百万美元。

问题是,这些兑换点不仅流通美元和约旦第纳尔,还连着整个社会的日常运转。比起谢克尔,这两种货币更受欢迎,也被拿来储蓄。兑换点被查封,现金短缺立刻加剧,每笔日常交易都变得麻烦无比。限制现金流动,就是在动老百姓的基本生存。

阿卜杜勒卡里姆说,西岸政治上无力改变局面。预算削得差不多了,要增加收入就得加税,可人口越来越穷,根本收不上来。唯一能救的,不在经济技术层面,而在政治层面,结束占领,恢复主权,断开和以色列绑死的经济关系。

他的意思很明确,不先结束加沙的战争、不让货物自由进入、不通过谈判稳住局势,西岸经济不可能脱困。消费、收入、生活质量,全都别指望有起色。

但对拉乌夫来说,这些都像天边的事。他只看到眼前的绝望。以色列政府明着推行计划,要用几十万外籍工人替代巴勒斯坦劳工。这意味着就算战争结束,他的路也未必能再走回去。

他耸耸肩,说情况不会变。可能唯一会变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会去冒险翻墙,哪怕是被抓去坐牢,只求一天的面包。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