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社保窗口排队那会儿,问工作人员“我按六成档交,退休是不是就按0.6算?”我跟你说,这话听着顺嘴,真心的可能要吃亏。就是别一说到档次就把脑子关上了。有人还笑着说,反正年轻挣不到钱就随便选低档,等退休真假的?
先说清楚专业概念缴费档次是指当年缴费基数占当地社平工资的比例,比如六成档就是按社平工资的60%缴;缴费指数是历年缴费基数的平均值占历年社平工资平均值的比例,也就是把每年比例算个平均数再用来计发基础养老金。专家表示,二者不是一锅端,别把即时选择等同于终身锁定。我跟你说,这不是小事,关系到未来每月养老金几百块的差别。就是别图一时省钱,把未来搭进去。
举例说明更直观。比如小王前5年按六成档交,后5年按一百成档交,那平均就是(0.6×5 + 1×5)÷10 = 0.8;小李十年先六成后二十年一百成,那平均约0.87。换句话说,逐年提高档次,缴费指数会跟着往上走。有人质疑断缴或补缴怎么办?确实,补缴只计入实际缴费年限,断缴年不算,王姐交了15年,其中5年六成、10年八成,指数约0.73。张哥做灵活就业的,每年可选不同档次,按年求平均,灵活性很大。就是算账要算到位,别糊弄。
再说影响数字,社平工资假设5000元,缴费年限20年,指数0.6与0.8的基础养老金差值就能达到每月约100元,一年就是1200元,个人账户部分另算,长年下来可不是小数目。有人在群里算过账,惊得直呼“太厉害了”。我才不信那些觉得差不多的人,等到退休明细一心里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选档策略上,先保证缴费年限,优先满足计发条件,再考虑提升档次;灵活就业者可以年轻时低档、收入稳定后提高档次,达到均衡;还有别忘了咨询当地社保政策,部分地区对长期高档缴费有补贴或奖励,去问问社保局能多要点实际利益。等一下,别走神,选档不是写死的,反正可以调整,也别指望一次性选对就万无一失。
收尾说一句社保不是赌运气,是长期的算计与规划。把缴费基数、社平工资、缴费指数这些术语弄懂,别被“选档终身固定”的迷思骗了,未来的养老钱,今天就该算明白。就是别等到领单子那天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