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元和112元同时摆在面前,你会选哪条路?
成都老司机们每天都要做这道选择题。 左边是双向四车道的老成绵高速,ETC收费39块,右边是双向八车道的新成绵复线,收费112块。 结果呢? 新路宽得能跑马,老路堵得能遛狗五一假期老路塞进5万辆车,新路连1万辆都凑不齐。
贵三倍的高速费,成了八车道的“封印”
从成都城北一脚油门踩到绵阳,老成绵高速刷ETC只要39块,同样的路程换到新成绵复线,ETC账单直接跳到65块。 要是没装ETC? 112块! 够在老路上跑三个来回。
新路明明能飙到120公里/小时,老路限速才100公里,可省下的20分钟根本填不平钱包的窟窿。货车司机老刘掰着指头算账:“我跑三趟绵阳才挣600块,走新路光过路费就扣掉336,不如堵在老路上刷抖音。 ”
三条高速三本账,车主掏钱前得按计算器
成德绵区域的高速公路像个定价迷宫:老成绵每公里0.35元,新成绵复线0.65元,中间还夹着个每公里0.55元的S1线。 手机导航推荐新路快12分钟,可价格弹窗跳出来,九成司机立马切回老路线。
收费亭工作人员天天听抱怨:“你们这新路金子铺的? 开半小时够我吃顿火锅了! ”
限速牌背后藏着“小心机”?
2024年老成绵突然降速,120公里/小时的牌子全换成100公里。 官方说是为了安全,可跑了几十年的司机们心里门清:“不就是想逼我们去走新路嘛! ”结果更绝老路降速后车流反增5%,新路依旧冷清。
,老路想扩建都没戏。 1998年建的路基两边全是永久农田,拓宽一公里要拆房征地花3亿。 新路虽然绕开耕地用高架桥,可每公里2亿的造价全摊进过路费,羊毛终究出在羊身上。
服务区比车道数更戳中车主软肋
新成绵复线全程124公里只有3个服务区,老成绵92公里塞了5个。 常年跑运输的李师傅吐槽:“新路加油站少,厕所排队半小时,老路闭着眼都能找到免费加开水的地方。 ”
还有更现实的考量老路出口连着批发市场、物流园,新路出口周边荒得能拍荒野求生。 水果贩子王姐直言:“从新路下高速得多绕8公里进城,油钱加过路费,一车草莓少赚200块。 ”
珠海通勤套餐给出解题模板
广东珠海早就玩过“高速月卡”,当地车牌每月跑满20次,过路费直接打五折。 套用在成绵线上,川A、川B、川F牌照的ETC车要是月跑20趟,65块的路费能砍到32.5块。
算笔细账:上班族每月通勤22天,新路总花费从1430元降到715元,比老路858元还便宜。 要是成德绵三市再联手补贴每公里贴0.3元,ETC用户实付0.35元,立马和老路同价。
补贴的钱从哪来? 三市财政掏腰包不肉疼
成德绵三市2024年GDP加起来逼近3万亿,只要拿出公共预算的0.46%,就能凑出11亿“交通协同基金”。 按每天10万辆车走新路算,刚好覆盖每公里0.3元补贴。
这笔钱砸下去效果立竿见影:现在新路每公里日收益才520块,成绵铁路公交化每公里能赚1.2万。 要是车流涨到设计容量18万辆,光收费就能翻30倍。
冷清车道正在吞噬经济效益
333亿修的新路天天唱“空城计”,隔壁老路堵得物流车误点罚款。 三市间每天通勤人口占比才3.7%,比长三角15%差了一大截。 调研公司测算过:过路费降三成,成德绵消费额就能涨2.1%,多养活12万打工人。
眼下最魔幻的场景,是八车道新路清晨闪着反光带空无一车,而老路上货车司机咬着面包骂导航:“前方拥堵3公里,预计通过时间2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