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9月3日,中国将举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
对于这重要一刻,普京这位老朋友也是欣然答应前往出席,甚至就连美国,也不断传出特朗普想出席中国阅兵,只不过我国迟迟没有向他发出邀请的消息。
但眼看阅兵越来越近,日本首相石破茂却突然有了新想法,他表示将突破日本的一个传统,我国可以邀请他出席这次阅兵。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传统又是什么?
钢丝上的抉择
自1995年村山富市开创“反省战争”传统以来,每十年一次的首相谈话,早已成为检验日本历史认知的试金石。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延续三十年的政治传统,正遭受空前挑战,毕竟日本党内保守派大佬们联名施压,要求石破茂放弃发表战后80周年谈话。
他们宣称:“道歉外交该终结了!”更有极端议员在闭门会议中叫嚣:“难道要我们永远跪着外交吗?”
更是当石破茂在国会坚持使用“战败日”而非“终战日”表述时,台下议员席爆发出刺耳的嘘声,尤其是当他参观广岛核爆纪念馆提及“加害责任”时,右翼团体也立即在官邸外集结抗议。
根据日本NHK最新调查显示,30岁以下年轻人中仅17% 能准确说出“九一八事变”时间;72%的中学教材将南京大屠杀描述为“事件”而非“屠杀”;靖国神社游就馆至今展示着“大东亚战争解放亚洲”的扭曲史观。
不过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石破茂正秘密筹划一场政治突围,根据东京政界人士透露,首相官邸已成立特别小组,研究绕过内阁决议发表 “个人见解”的方案,这种前所未有的形式,既是对右翼的妥协,也是对历史责任的坚守。
而且在2025年8月6日,广岛原子弹爆炸80周年纪念仪式上,120国代表静候开场,但三张空椅子刺痛了所有镜头,毕竟中国、俄罗斯、朝鲜代表集体缺席。
不过缺席的导火索,也是日本在邀请函中玩弄的“文字魔术”,毕竟在广岛市政府“面向全球196个地区”的模糊措辞下,“台湾地区代表”的名字赫然在列。
而长崎市今年明确拒绝向台发函,市长直白阐明:“只邀请邦交国”,唯独广岛以语义花招玩弄政治魔术。
就连中国驻日大使馆也深夜召见日本公使,外交抗议文件更是直抵东京内阁,“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都是对中国核心利益的蓄意践踏!”措辞之强硬,震动东亚。
更为讽刺的是,石破茂结束“无核世界”演讲不到24小时,东京电力公司宣布启动第八轮核污水排海,7800吨辐照废水倾入太平洋,而“受害者”与“加害者”身份在一天内戏剧性切换。
北京观礼台
所以当中国大陆为纪念抗战准备九三大阅兵时,日本此举无异于在历史伤口上撒盐,毕竟会场最具冲击性的画面来自一张鞠躬照:日本官员向美国驻日大使90度深躬,就连美联社配也文《谢罪姿势?》引爆日本网络。
而且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指出:“座位虚位以待,但需要诚意填满”,毕竟今年《731》《东极岛》等历史题材电影引发的观影热潮,以及各地抗战纪念馆创纪录的参观人流,都昭示着中国人民对历史真相的坚守。
甚至在哈尔滨平房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近发现的23件实验器具正在布展;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的参观登记簿上,日语留言比例较三年前增长300%,这些无声的证据,比任何外交辞令更有力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是否留位的表态温和而含蓄,毕竟中国既没有明确邀请,也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提出“可以考虑留位”。
这一表述巧妙地给日本首相留下了决策空间,毕竟如果石破茂能够真正打破以往的惯例,发表有深度的反思,那坐在这个位置自然不成问题。
主要信息来源:
原文登载于环球时报2025年08月06日关于石破茂坚持发表战后80年“个人见解”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观察者网2025年08月06日关于高志凯:石破茂应在战后80周年谈话中承诺,“日本永不再发动战争”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央广网2025年08月06日关于日本广岛举行遭原子弹轰炸80周年纪念仪式的报道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