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国际赛场上把对手打得满地找牙的球员,咋就连自家国家队的门都摸不着呢?今天咱们就得聊聊这个让人又骄傲又窝火的故事——大运会女篮决赛,中国队硬生生把美国队给干趴下,而那位名叫陈玉婕的姑娘,绝对是全场最亮的星!
先说说那场决赛,地点在德国柏林奥林匹克球馆,气氛紧张得能把人憋出汗来。中国女篮对上美国队,比分一度被拉开到7分,眼看着就要被对方摁着打。可就在这节骨眼儿上,陈玉婕站出来了!她个头不高,才1米78,可那股子劲儿,简直像个小坦克。对方俩大个子夹击,她愣是顶着压力投进了一个后仰三分,球擦着篮板“唰”地入网,裁判还吹了犯规,加罚!罚球线上一抹嘴角,稳稳命中,42秒内连拿5分,直接把分差缩小到2分。场边的观众都炸了锅,解说员喊得嗓子都哑了:“这丫头,简直是神了!”我看着这画面,心想,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吗?她那股不服输的劲儿,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光靠一个人可不够。中国女篮能赢,团队配合和教练的脑子也功不可没。那场比赛,咱的三分球命中率高得离谱,22投11中,足足比美国队多进了7个三分球。全队助攻次数更是达到了21次,甩开对手一大截。尤其是教练李笋南,那换人策略简直是“神来一笔”。第三节,他果断换下移动慢的内线球员,用唐子婷去锁死对方的外线射手;最后一节,眼看美国队要反扑,他又派上李青阳,这姑娘底角一记冷箭三分,直接把对方的气焰给浇灭了。比赛结束,比分定格在81:69,球馆里《歌唱祖国》的旋律一响起来,我这眼眶都忍不住湿了。
可你知道吗?这么牛的一个球员,竟然没被国家队看上!三个月前的亚洲杯名单公布,陈玉婕的名字压根儿没出现。网上炸开了锅,网友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这姑娘在WCBA星锐赛拿了MVP,对波兰队加时赛狂砍24分,咋就进不去国家队呢?”有资深球迷直接开怼:“某些人选球员就看是不是‘听话’,哪管你有没有真本事!”我咋一听也觉得挺不是滋味,但咱也得冷静想想,选人这事儿,水深着呢,背后可能有战术体系或者其他考量,咱外人不好一棒子打死。不过话说回来,像陈玉婕这样能打硬仗的球员,确实不该被埋没。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美国队那边可没眼瞎。决赛一结束,美国队主教练就冲过来,拽住陈玉婕,指着她球衣上的15号一顿夸,翻译说:“他觉得你是亚洲后卫的未来标杆!”不僅如此,他们还特意要了比赛录像,说要研究她的挡拆套路。更夸张的是,WNBA明尼苏达山猫队的球探直接找到她的经纪人,摆明了有签人的意思。你说这事儿讽刺不讽刺?自家地盘没机会,国外却抢着要,这不就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嘛!
再说点幕后的故事,陈玉婕这姑娘,真不是一夜爆红。听队里人透露,她开赛前一周手腕扭伤,肿得跟馒头似的,投篮都费劲。可她愣是每天缠着绷带练到半夜,赛前还跟教练讨论战术到天亮。决赛镜头里,她手腕上的肌效贴明晃晃的,那一滴滴汗水,混着泪水砸在地上,谁看了不心疼?还有半决赛对加拿大的时候,最后两分钟比分咬得死死的,她硬是两次突破上篮得分,最后还抢断锁胜局,拿下17分5助攻。小组赛对巴西队,队伍一度落后8分,也是靠她和队友的外线配合,才76:70翻盘。这样的球员,实力和心性都在线,咋能不让人惦记呢?
为了搞清楚这事儿,我还特意查了些数据和专家的看法。根据大运会官方统计,陈玉婕决赛正负值高达+23,全场最高,她在场时球队净胜12分,三场平均18分,妥妥的核心表现。国内篮球评论员张强在节目里直言:“现在的篮球,拼的是速度和空间,像陈玉婕这种视野开阔、能突能投的控卫,正是现代战术的宝贝。国家队选人如果还抱着老观念不放,迟早吃亏。”另外,我还看到一份近两年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女篮在国际赛事中,控卫位置的突破能力和外线威胁一直是短板,而陈玉婕恰恰能填补这个空缺。这些硬核数据和观点一摆出来,问题就更扎心了:这么个好苗子,真就这么放过了?
这事儿让我既骄傲又有点堵得慌。骄傲的是,咱们中国女篮有这样的球员,能在国际赛场扬眉吐气;堵得慌的是,人才就在眼前,却没被好好珍惜。我不是啥专家,也不敢随便下结论,但我觉得吧,篮球这玩意儿,归根结底得看实力说话。陈玉婕用一场场硬仗证明了自己,不管未来咋样,她的汗水和金牌,已经是最好的答卷。咱就别多啰嗦了,只想说一句:潜力球员的舞台,不该被任何偏见挡住,咱们都该多给点眼光和掌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