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派兵?给俄罗斯?
那一刻我手机差点摔地上,真不是因为消息震撼,而是因为这事太像朋友圈里突然跳出来的那种你猜不到的冷知识偏偏,它是真的。
7月5号,乌克兰情报总局扔出来这么个料,说俄罗斯又找了个支援队。
不是非洲雇佣兵,不是朝鲜义勇军,而是东南亚小透明、经济水平快垫底的老挝。
听到这个名字,脑子第一反应居然是:那个靠中俄帮忙修电站的老实孩子,居然,也要上前线了?
等等,别急着笑。
老挝这回不搞热血,也不端枪,他们说是派工兵。
50人,工程部队,去库尔斯克干嘛?
排雷。
说白了就是:不打仗,打扫战场。
就这点人,说不上支援,说不上冲锋,偏偏俄方不急着公开,乌克兰抢先开口,反倒显得……这事儿比想象得复杂。
情报说得清楚:老挝愿意派50个排雷兵,还打算给俄国的伤员搞免费医疗,搞不好后面还真要建个什么康复援助中心。
这些话,俄罗斯没否认,也没承认。
懂的都懂,背后那只手,还是克里姆林宫自己伸的。
你问这有啥用?
50个人,战场还没找到方向,战争怕是都打完了。
用处不在人数,而在人设你以为他们真要让老挝清雷?
他们要的,是有国家站我这边的名头。
这不是战术动作,这是朋友圈展示页。
朝鲜那边一拍胸脯:我来打。
老挝这边小声说:我来扫。
连非战斗国都能凑个热闹,那俄罗斯这朋友圈显然开始扩容了。
哪怕只是打着人道主义旗号,哪怕只是来除草的。
但人道?
这词你听着挺高级,可放在战场上,就显得格外虚。
这不是人道,是包装。
是合法化其他国家出现在俄罗斯战区的手段,是让外人驻进来还不挨骂的通行证。
说到底,俄罗斯要的不光是战力,是有人站台的姿态。
哪怕只是一抹微弱的颜色,也得涂上去。
特别是在面对西方封锁、欧美冷眼的当下,老挝的愿意两个字,能给他们一点点喘息。
而老挝图啥?
你还真别笑。
表面上看是义举,实则一举三得:一,刷存在。
毕竟在国际事务里边,他们名字出现的频率,比大熊猫打喷嚏还稀有;二,不得罪人只派工兵,不打仗,乌克兰也不好骂;三,投个小名片俄罗斯还在,未来说不定能谈点油气、电力、铁路啥的。
说穿了,是值当。
人不多,风险不高,还能从地缘政治这锅里捞点油花。
而且老挝这个国家,自苏联时代起就和俄罗斯勾搭着,他们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想的深多了。
老挝是世界上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国家体系跟俄罗斯有亲缘关系,心理距离也近,某种程度上,他们不是临时工,是老邻居。
更魔幻的是,这消息还是乌克兰主动爆出来的。
他们显然怕这事被俄罗斯偷偷进行,慢慢就变成既定事实。
趁一切还没发生,先点名、先曝光,用舆论给这事泼冷水。
这波啊,和当年朝鲜派兵的节奏如出一辙。
那场面还历历在目,朝鲜志愿军直接被传成上万部队即将登陆顿巴斯,一时间北约那边都开始琢磨: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朝鲜是真要拼一把,还是摆个架势?
而老挝这边,显然没那么高调,可他们玩的,也是暗线。
俄罗斯一直都在找合作者,非洲、亚洲、拉美,谁都不嫌弃。
就看哪个国家敢站出来喊一声我来,哪怕只是扫雷。
这不是战争的高潮,但是地缘政治的慢动作。
也许你会说,这有啥大不了的?
不过50个除雷兵。
可别忘了,战争不仅靠枪声,还有旗帜。
这点点支援,是俄方立场国际化的开始。
谁能保证下一个不是津巴布韦、不是柬埔寨,甚至不是伊朗的小医疗队?
俄罗斯在用一个个小小的派兵信号,测试着全球的温度计,看哪个国家愿意在乌克兰这场战火里,哪怕伸出一根小拇指。
他们不怕世界知道,只怕世界不在意。
老挝工兵的脚步,也许还没踏上库尔斯克,但消息一出,他们的名字已经被硬生生推到了国际新闻的前排。
对于俄罗斯来说,这不是一次合作,而是一次露脸。
你看着是50个工兵,其实背后站着的是俄罗斯对抗孤立的另一种姿态。
你要真觉得老挝这次只是顺水人情,那就看看未来几周,还有没有别的国家也悄悄来凑这个人道主义除雷的热闹。
牌桌已经摆好,就等谁先开口了。
老挝动了第一颗棋,那接下来,是不是还有第二颗、第三颗?
你说,这场地雷排完之前,还能冒出几个工兵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