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怎么突然变得这么“难做”?或许很多人都还记得他当年意气风发,站在香榭丽舍大街上的自信模样。但现实就是这么扎心,现在的法国,已经不是他能轻松掌控的那个国家了。你想象一下,连自己亲手提拔的总理贝鲁都被议会高票赶下台,总统府竟然连句挽留都没说。这种权力崩塌的场面,简直让人目瞪口呆。不是一次简单的内阁换血,而是整个权力机器哐当一下开始散架了。
其实法国的问题远不只是一两个领导人走人那么简单。你要说现在法国社会分裂有多严重?极右翼国民联盟的势头简直停不下来。根据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极右翼这两年在各地选举里一路高歌猛进,民调一度逼近议会第一大党。街头抗议、极端分裂,已经成了法国日常。左翼和极右翼能在议会里联手堵死任何改革提案,中间派议员虽然人数不少,但自己人内讧也没完没了。就像菜市场一样吵,吵到什么都办不成。
这种撕裂不光体现在政坛,老百姓的生活也彻底被搅乱了。一边是物价飞涨,法国国家统计局公布,面包价格去年比前年贵了三成,加油站的油价也一升突破2.5欧元。年轻人宁愿去德国打工,也不想在国内耗着。富人们不声不响把钱和资产转移到瑞士,新加坡,马赛的码头每周都有几艘豪华游艇悄悄离港。法国财经媒体都报道,资本外流创下历史新高,高端公寓的咨询量暴跌,连买表的法国本地客户都少了八成。你说,这样的经济环境,企业和普通人怎么能安心?
更糟糕的是政府一点办法都没有。财政部的数字触目惊心,去年的财政赤字占GDP5.8%,债务高达GDP的114%。财政部官员都在背后嘀咕,下个月公务员的工资都不知道怎么发。贝鲁想砍福利、提高退休年龄,左翼和极右翼干脆联手把方案直接扔进废纸篓。公务员堵政府大门,环卫工人罢工,连警察工会都跟着上街抗议。巴黎街头垃圾堆成山,超市货架空得吓人,卡车司机直接把高速公路堵死。公务员系统开始各自为政,有些部门按左翼政策做事,有些照极右翼规矩来,同一个国家居然出现三种行政标准。
更让人头疼的是,法国政坛的老体制也走到了悬崖边上。戴高乐设计的“第五共和国”本该让总统像皇帝一样有权威,可一旦议会不买账,总统就是个空架子。马克龙当年信心满满地提前解散议会,结果反而把自己逼到了绝路。组阁像跳雷区,左翼骂他资本家走狗,右翼嫌他太软,中间派又吵得鸡飞狗跳。议会辩论变成了吵架大会,预算案过不去,连最基本的行政都开始乱套。法国学界和媒体最近都在热议,“第五共和国”是不是快玩完了?有学者甚至建议直接改宪法,干脆过渡到“第六共和国”,权力分散给议会,别再让总统一个人背锅。
讲真,普通法国人的日子真的不好过。社会动荡、物价高涨,罢工让交通和服务几乎停摆。法国国家铁路公司已经罢工三周,巴黎北站的行李堆成小山,航空公司取消了四成国内航班。邮局通知,非紧急信件要两周才能送到,电力公司建议大家错峰用电,因为发电厂工人也在罢工。民调显示,78%的法国民众认为国家走错了路。街头采访里,老百姓都在问:“总统天天跑国外,国内垃圾谁来收?”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政坛的混乱已经传导到每个人的生活。
再看看马克龙自己。最近几个月,他拼命往国外跑,基辅、纽约、联合国讲台,像是急着用国际舞台转移国内视线。可回到巴黎,连机场都不敢走,直接坐直升机绕开抗议人群。总统府内部已经开始准备怎么让马克龙“体面下台”了。幕僚们彻夜开会,有的建议提前大选,有的建议修宪削权,吵到凌晨三点也没个结果。总统私人医生说,马克龙半年瘦了八公斤,靠安眠药才能睡着。总统府的厨师最近改做清淡养生菜,午餐牛排换成蒸鱼,晚餐也只剩蔬菜汤。第一夫人基本不露面,把全部精力放到慈善项目上。档案室是最忙的地方,天天整理文件,随时准备打包移交。
不少法国专家在接受电视采访时都直言不讳,法国政坛已经进入“极度不确定期”。有学者在巴黎政治学院讲座上说,现有体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合法性,社会分裂和资本外逃只会让危机进一步加深。金融业高管在私人俱乐部密谈,甚至讨论起欧元区解体的风险。各大媒体也纷纷下调总统新闻的关注度,广告商只愿投美食节目,大家好像都在躲避现实带来的焦虑。
说到底,这些混乱和无奈正在让法国整个社会陷进一场谁也没法轻易收拾的风暴里。总统府花园里,马克龙独自一个人剪玫瑰,剪刀都拿反了。国家大厦里的清洁工说,垃圾桶里提案草案比平时多了十倍。议会餐厅,议员们分桌吃饭,生怕吵起来影响消化。局面就是这样,大家都在等着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或许,这就是现实的法国:总统难做,日子难过,未来的路,一切都充满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