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量上涨,热点涌现,主要指数纷纷创下年度新高,牛市氛围浓厚。这一节,我们结合7月21日市场交易的关键数据、场内外最新变化及市场演绎逻辑展开讨论与分析,相信无论对持仓者还是场外观望者都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首先来看沪深两市在7月21日的成交量,合计达到17,000亿。这一数据意义重大,在我的印象中,这是2025年4月初以来市场成交量的新高水平。成交量创新高意味着场外资金入市情绪格外高涨,市场内成交也极为活跃。
再看价格指标,市场关键的三大指数——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全面上涨。此外,其他风格指数如沪深300指数、中证2000指数,以及反映整个市场体感温度的万得全A指数,也均呈现上涨态势。
其中,上证指数涨幅0.72%,较午盘明显扩大;深成指涨幅0.86%,同样较午盘有所放大;创业板指涨幅达0.87%;沪深300指数上涨0.67%;反映小盘股的中证2000指数涨幅更大,为1.27%;万得全A指数上涨0.92%。可见,上述主要指数的涨幅都较为可观。
收盘时,上证指数收于3559.8点(近3560点),再度创下2025年年初以来的新高;创业板指收于2297点,同样刷新年初以来新高;沪深300指数收于4085点,也是年初以来的新高;唯独深成指距离创新高仅一步之遥。
记得上证指数此前创下年度新高大约在7月7日左右,当时指数创新高后,市场一度出现担忧情绪,不少人质疑市场是否已到顶。我当时提到,一般而言,当市场某一指数创下年度新高后,其他指数会陆续跟进。
那么牛市何时结束?通常是在几个主要指数均创下年度新高后,才可能出现盛极而衰的情况。因此,目前市场或许仍需等待深成指再创年度新高,届时市场可能会出现新的质疑或分歧。
再看个股表现,沪深两市5100多家公司中,上涨公司近3800家,占比约75%,下跌公司占比约25%,个股呈现普涨行情。从主力资金来看,根据万得资讯、东方财富和新浪财经的数据,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不到100亿元,较午盘时的净流出金额有所减少,这表明下午主力资金不仅未继续净流出,反而出现了净流入的态势。
市场就是如此,一旦出现放量上涨,往往会形成财富效应,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而当市场调整时,恐慌情绪可能会升温。因此,在下午市场涨幅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资金流入热情也愈发高涨。
总体而言,全天市场的量价及资金流向均彰显出浓厚的牛市氛围:指数上涨、成交量放大、主力资金净流出明显收敛,甚至下午出现净流入。
那么,哪些板块推动了市场上涨呢?全天主要有三条主线表现突出。其一,受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大型水电项目宣布的利好影响,基建相关板块全面上涨,包括水泥、基础设施建设、普通钢材等;同时,作为电力项目,电网配套相关概念也大幅上涨。
该项目是近年来中国一次性投资最大的项目,堪比京沪高铁、长江三峡、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其总投资达1.2万亿人民币,分3-4期(原表述“3-4期还是4-5期”表述模糊)建设,建成后发电规模将是长江三峡工程的三倍多,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水利枢纽。这一项目不仅会带动水泥、基建、建筑材料、工程机械等板块,未来并网发电后,电网电料相关资产也有望受益。
其二,机器人板块表现亮眼,电机、自动化设备、家电零部件及减速器等相关资产均出现上涨。这源于7月19日(周末),知名人形机器人龙头企业优必选签署了一份约9800万元的人形机器人大单。此前,中国移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中标合同中,智元机器人中标约7400万元,宇树科技中标3800多万元,当时已创下人形机器人单一采购标的纪录;而此次优必选的9800万元标的再次刷新纪录,这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量产时代已悄然来临,进而带动相关资产上涨。
其三,以稀土为代表的资源类股票表现强势,有色、煤炭、普通钢材、特殊钢材、化学原料等板块均大幅上涨。周末,工信部等部门发布了“反内卷”相关政策,旨在稳定行业发展,防止因产能无序扩张引发低价竞争。
这是2025年下半年以来,工信部在“反内卷”方面的又一举措,此前已约谈14家光伏龙头企业以规范行业发展。“反内卷”有望成为2025年下半年实体经济及资本市场的重要主线之一。
进入7月以来,A股市场亮点纷呈、热点涌现。除上述板块外,英伟达相关产业链因黄仁勋访华、市值创新高及中美关税谈判取得进展而表现活跃;其产业链上的光模块龙头企业业绩超预期,也推动了股价上涨。
此外,半导体、低空经济等相关资产也开始有所表现。可以说,新质生产力是当下资本市场上涨的重要引擎,若叠加“反内卷”政策的利好,资源股能够走出底部,那么大盘指数再创新高将指日可待。
下一节,我们将具体聚焦哪些热点行业赛道在全天表现较为突出,解析数据背后的逻辑及市场未来走向。
免责声明:以上任何内容均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仅供您参考与学习观摩,该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产品的购买、抛售或持有的建议,不作为您做出可投资的依据,您应自主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资风险与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