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怒怼对华鹰派,美科技巨头与政府的芯片战争彻底爆发
“被贴上‘对华鹰派’标签的人,竟以为那是一枚荣誉勋章? 不,这根本是一枚耻辱勋章!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近期一次采访中,罕见地用激烈措辞痛斥美国国内的反华势力。 这位一向以低调务实著称的芯片巨头掌门人,首次将矛头直指华盛顿的鹰派政客,指责他们以“爱国”之名行“害国”之实,切断美国企业与全球最大市场的联系,反而加速了中国技术的自主崛起。
“耻辱勋章”背后:550亿美元市场的生死博弈
黄仁勋的愤怒并非一时冲动。 根据2025年9月的数据,美国对华芯片管制已导致英伟达面临每年550亿美元的中国市场流失风险。 他多次公开算账: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的份额从拜登执政初期的95%暴跌至50%,直接损失150亿美元销售额,美国政府则损失约30亿美元税收。 更令他焦虑的是,美国政客的认知仍停留在“中国造不出AI芯片”的陈旧假设上。黄仁勋直言:“这种假设显然是错误的——中国早已拥有AI技术,比如华为的昇腾芯片。 ”
芯片巨头的求生欲:为什么黄仁勋敢硬刚华盛顿?
黄仁勋的强硬态度背后,是英伟达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的现实。 中国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达850亿美元,占全球35%以上,相当于美欧市场的总和。 若失去这一阵地,英伟达不仅将让出半壁江山,更可能推动中国厂商全面转向国产替代。 黄仁勋曾警告:“如果美国继续断供,华为会立刻填满中国市场,接着吃掉全球! ”
这位华裔CEO的成长经历也塑造了他的务实风格。 9岁被送往美国肯塔基州一所“问题学生”学校,曾因种族歧视被霸凌,却学会在逆境中生存。 他曾说:“韧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你在被推下桥时学会抓住绳索。 ”这种危机感让他始终站在商业理性一边。 尽管与特朗普关系密切(曾斥资百万美元参与海湖庄园活动),他仍选择公开反对损害企业利益的管制政策。
白宫与硅谷的分裂:一场“价值观还是美元”的较量
黄仁勋的发言揭示了美国科技界与政府的深层矛盾。 一方面,OpenAI、Anthropic等AI公司主张扩大对华芯片禁运范围,甚至要求模型权重和数据中心关键技术也被管制;另一方面,英伟达等硬件企业坚持“技术开放才能维持美国领先”。 黄仁勋在CNN节目中直言:“中美军队都不会依赖对方技术,中国自有超级计算机,根本不需要英伟达芯片用于军事。 ”
这种分裂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愈发明显。尽管特朗普早期以对华强硬拉拢选民,但商人出身的他逐渐意识到“全面对抗得不偿失”。 据分析,黄仁勋此次“捅破窗户纸”,可能是替特朗普试探舆论风向,为政策转向铺路。然而,MAGA群体对此强烈反弹,保守派代表班农甚至扬言“逮捕黄仁勋”。
华裔企业家的两难:美国梦还是现实利益?
黄仁勋的处境折射出在美华裔的普遍困境。尽管他已跻身美国工程院院士,公司市值称霸芯片行业,但面对日益高涨的反华情绪,仍难完全摆脱身份标签。 美国农业部长罗林斯曾要求农民“别把农产品卖给价值观不同的国家”,遭美媒批评后,农民直言:“要价值观还是要美元? 我们选美元! ”
这种务实选择在科技界更显紧迫。 黄仁勋曾指出:“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来自中国,若开发者全用华为技术栈,美国体系就彻底出局了。 ”为保住市场,英伟达一面在上海扩建办公室,试图开发“合规芯片”,一面游说白宫放宽限制。 但特朗普政府在4月连特供版H20芯片也彻底禁售,封死了最后一扇窗。
一场没有赢家的无限游戏
在黄仁勋看来,AI竞争是一场“无限游戏”,胜负不取决于技术发明国,而取决于应用规模与生态建设。 美国若一味依靠管制,只会加速中国自主研发。 华为昇腾、寒武纪等芯片已快速崛起,英伟达的退场反而为对手腾出空间。
“我们每一天离破产只有30天,”黄仁勋常以此警示员工。 这种危机感如今从商场蔓延至国际政治。 当华盛顿的鹰派将技术问题政治化,硅谷的巨头们正在失去耐心。 黄仁勋的怒吼,既是商业理性的最后抗争,也是华裔企业家对“美国梦”现实的清醒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