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峰回路转,莫迪和特朗普握手言和,两人重做好朋友,美印再次抱团
产品展示
峰回路转,莫迪和特朗普握手言和,两人重做好朋友,美印再次抱团
发布日期:2025-09-18 22:08    点击次数:116

谁能想到,一场看似要把美印关系推入冰窖的关税战,居然在短短几天内画风突变?

2025年9月9日,特朗普突然在他的“真实社交”平台上高调称呼莫迪为“我真正的好朋友”。

并表示“贸易分歧可以解决,期待见面”。

话音刚落,莫迪立刻在线回应,不仅称美国是“印度最重要的伙伴”,还透露双方的谈判“进展顺利,充满信心”。

两位领导人前脚还在打嘴仗,后脚就开始隔空表白。

这一出好似“老小孩”之间的拌嘴游戏,一转眼就和好如初。

但别看戏剧性十足,背后却藏着不少算计。

社交媒体上的外交秀这次美印关系回暖的导火索,不是闭门会议,也不是秘密通电,而是社交媒体上的一波“你来我往”。

9月9日,特朗普掏出手机,在Truth Social上公开表示:“莫迪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会很快解决贸易问题。”这条帖子不到24小时就拿下了超过100万的点赞,引发全球媒体围观。

莫迪的回应也不含糊,立刻在Twitter和印度本土平台上发文,强调印美“特殊关系不可替代”,还附上一张自己和特朗普旧日握手的照片。

《印度时报》分析认为,莫迪这波操作不仅是给特朗普面子,更是安抚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声音。

毕竟这场贸易战让不少印度出口商吃了亏,莫迪需要一个体面的下台阶。

更有意思的是,两国贸易代表团其实早在这场社交互动前一周就已开始在华盛顿悄悄谈判。

根据《新华社》8月数据,印度去年对美顺差高达300亿美元,而特朗普为了缩小这个逆差,直接甩出25%的关税大棒,打在印度钢铁和电子产品上。

印度也不甘示弱,反手对美农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导致美国农业州怨声载道。

不过这场“互踢软钉子”的对抗并没持续太久。

《环球时报》评论称,这更像是一场各自表演的老戏码:特朗普因选票压力不得不拉拢印度裔选民。

莫迪则趁机利用特朗普的急躁性格,赢得谈判主动权。

社交媒体成了他们的“外交舞台”,看似随性,实则精心编排。

美国离不开印度,不只是为了面子特朗普嘴上说“美国优先”,但在现实面前,离不开印度几乎成了美国的“战略默认”。

先看经济:印度裔在美国科技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高,尤其在硅谷,几乎每三位工程师中就有一位是印度裔。

《华尔街日报》7月数据显示,印度裔员工占美国顶尖科技公司核心岗位的30%以上。

特朗普政府内部也有数位印度裔顾问,影响着白宫的科技和移民政策。

更重要的是,美国要重振制造业,却苦于缺乏既便宜又有技术的劳动力,而印度恰好能填这个缺。

每年约10万名印度技术人员通过H-1B签证进入美国工作,支撑着IT、医疗、工程等多个关键行业。

可以说,没有印度的“人力输入”,特朗普的“制造大计”很难落地。

在供应链布局上,美国为了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也把印度当成关键一环。

《金融时报》6月报道称,美国计划在印度投资上百亿美元,用于建设电子产品和医药原料的基地。

印度“印度制造”计划与美国“供应链韧性”倡议一拍即合。

从芯片到药品,再到绿色能源,两国正在加速“去中国化”的合作。

还有战略层面,印度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为美国对华施压的重要棋子。

特朗普政府持续推进印太战略,印度则在QUAD(四方安全对话)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美印军演频率不断增加,印度甚至允许美军舰艇停靠其港口,变相为美国提供了“前沿支点”。

《环球时报》分析认为,这种军事默契虽非结盟,但已形成“准结盟”状态。

所以,特朗普嘴上喊“打”,心里却清楚得很:印度不能丢。

这不是感情,是现实。

印度也离不开美国,算盘打得更细别看莫迪在台面上强硬,实际上印度对美国的依赖比外界想象的还要深。

从市场到资金,从技术到国际地位,美国都是印度发展路上绕不开的“加油站”。

经济上,美国是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场,光是IT服务和纺织品就撑起了近五分之一的出口额。

自从关税战开打,印度GDP增速立马下滑了0.5个百分点。

对于追求“10万亿美元经济体”目标的印度来说,这种代价不小。

莫迪不想在2025年关键选举年背上“经济失速”的锅,因此对美低头也可以理解。

技术层面,印度虽然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在高端制造和基础科研上仍严重依赖外部投资和技术输入。

而美国正是印度最大外资来源国,每年投资超过200亿美元,重点集中在科技、教育和新能源。

《金融时报》报道指出,美国大学与印度理工学院的合作项目,正在帮助印度培养新一代技术人才,也为其打破种姓阶层限制提供了新路径。

更深一层的是地缘政治考量。

印度在与中国的边界摩擦中,时不时就亮出“美国牌”。

这不仅能增加谈判筹码,也让中国在处理中印关系时不得不更谨慎。

但印度也很清楚,不能把宝全压在美国身上。

莫迪一方面与美国走得近,一方面又在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中维持存在感,尽量保持平衡。

从这个角度看,莫迪和特朗普的“和好”并非一时热度,而是各取所需的现实选择。

谁也离不开谁这次美印关系的回暖,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

《环球时报》9月12日社论一语中的:这对看似不靠谱的搭档,其实谁也离不开谁。

特朗普需要印度帮他稳住经济和科技战线,莫迪则需要美国撑起印度的外贸和国际话语权。

当然,这场“兄弟情”不会一帆风顺,两位领导人都有着鲜明且善变的个性,说翻脸就翻脸。

但至少在当前这个节骨眼上,美印的“再牵手”让外界看到了两国关系的韧性。

尤其是在中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种战略抱团可能会对亚洲秩序带来新变化。

2025年的G20峰会将是下一个观察点。

特朗普和莫迪是否会在会上正式宣布贸易协议,将成为判断这段关系能走多远的关键。

而对于全球观察者来说,这场“老小孩的游戏”远未结束,才刚刚进入下一个回合。

本文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杜绝低俗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