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在那些人工打造的游戏世界或影视动画中,也不得不承认,有一件事挺难避免的,那就是时代在不断变化。
拳脚功夫其实算不上什么特别厉害的东西了,事实摆在那儿,证明了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打得最厉害的人,也不是霍元甲,也不是黄飞鸿,而是燕双鹰。
一直喜欢在媒体上嘚瑟的成龙大哥,这次公布了一个更加震撼的消息——自己家里居然弄了个专门的仓库,那地方可真是货源充足,武德十足,满满当当的。
看到他这份“特权”的同时,也能发现,连成龙这样武艺高超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时代变迁,自己确实老了,武功早就不再像电影里那般厉害了。
“战争之王”
以前人们都说成龙是“家具城战神”,主要是因为他在电影里的武打场面,啥都能变成武器用,拿什么都能当成道具,真是厉害得不得了。
在8月3日前后举行的电影发布会上,他竟然自己爆料说家里堆满了不少“硬家伙”,还拿出了当时的正式牌证,最高峰时竟然有三千多把。
那会儿这个消息可是炸开了锅,毕竟现在对这类玩意儿的管控严得很,不用多说。早在姜文参演的电影《寻枪》里,就把这事说得清清楚楚。
要是普通人啊,三颗子弹一发一条命,三条人命没跑了。要是换成职业杀手,一枪打两个,那就得六条人命,六条呀!
挺有意思的,就是当成龙说这个事儿时,坐在后头的梁家辉脸上露出了一种微妙的神色,虽然啥都没开口,但似乎又啥都表达出来了一样。
说到底,在这儿我们信成龙身家超过三千亿,这也算是个国际影星吗?三千个小目标就能搞定,算个什么国际影响力?可是你要是真的有三千亿,那可真叫人倒吸一口凉气。
其实懂他的人都知道,成龙大哥自己挺在意面子。以前年轻的时候,跟兄弟们一块儿拼搏那会儿,也特别在乎这个面子问题。
后来名气一天天长起来,他就逐渐有了吹牛的习惯,什么事情都敢夸自己,说得太满,结果没人信。这个反应,要说白了,就是这样。
其实也可以说他自己确实有点夸张,但对于宣传来说,这事倒是挺有帮助的,话题一蹭热度,电影的关注度自然也上去了。
以前不同的管制政策下,只要拿着证件在香港那边买一点,根本挺方便的,完全不算违规。说到底,像这类模型收藏的爱好者在国内也不少,即使有一定风险,人家也爱 voorkeur。毕竟,有人还养蛇呢,谁也挡不住大家喜欢的心。
刀剑、棍棒、火器机械这些玩意儿,总是在不少年轻人的心里蹦跶着。谁没有个大侠梦啊,这不就像小时候总梦想着成为江湖上的英雄似的。
离不开的元素
星爷的几部电影里,其实也偷偷地带了点含沙射影的元素,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那感觉挺明显的,就是暗示着这些东西的存在。
咱们再看看当年丁勇岱演的那部堪比纪录片的犯罪剧《末路1997》,从里面的剧情就能看出,当初人们对这类事情的警惕心,似乎没有现在这么高。
其实从里面的一些片段能看出,保安大呼“抓贼”的场面挺热闹,还有不少学生也被带动着一起动手,气氛挺紧张的。
一帮人就这么高喊着口号,追着那个全副武装、凶狠的坏人跑,完全体现了“世界就是个草根大舞台”这句话的意思。
咱们现在的生活其实保护得挺好,有网友就这么说过:要是在大街上掏出那种电影里才能见到的黑乎乎的正规武器,很多人看到也不会在意,反倒觉得那像个玩具似的。
要是在马路上掏出那种用胶带、铁管啥的随便拼凑起来看着不太讲究的玩意儿,真能把人吓得半死。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不一样了,这样的玩意儿摆不上台面,看看玩玩就行了,学不来,毕竟就连成龙也只是因为拍戏的需要才会用。
“神射手”
后来,凭借《红番区》和《尖峰时刻》这些电影,他在国内外都火了,掀起了一股武学热潮,在好莱坞也站稳了脚跟。
每家都有自己的规矩,那时候成龙也能拿到自己的证件,还能自己多存一些东西。不过,即便是外国人的规矩,也不太可能让他存这么多,你拍戏的时候要是造反了可就麻烦了嘛。
他拍的很多电影都离不开这个元素,说到底,正如前面说的,很多观众特别喜欢看这个玩意。在现代电影中,打斗最逼真的也就靠它了,基本上离不开它的存在。
所以说,虽然叫“家具城战神”,但实际上在电影里,他拿这种漆黑铁管子的场景可是最多的。
再说回他另一部经典作品,《新警察故事》里面就有两段紧凑得让人心跳加速的场景,一个是比拼组装,谁能最快弄完,谁就赢了。
这个情节可是他扮演的陈国荣心态变化的一个关键转折点,要是他自己不够熟练,拍起来肯定挺折腾的。
吴彦祖倒是挺好说的,因为他从小跟外国人长大,接触的这玩意挺多,学几下就能行。成龙大哥就更夸张了,因为他真是非常熟练,要不怎么能拍得这么顺畅自然,让人觉得行云流水似的。
再说回他的话,他就是直截了当地说自己是全香港唯一一个在屋里这么玩的,原因嘛,用的是真家伙,而且平时练习的也都是实在的东西。
不仅仅是他自己,成家班也都跟着学这些玩意儿,但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表演,毕竟对一向追求完美的他来说,啥东西都得用上。
由此看来,从他这番“夸耀”的话里反过来,我们可以看到当年这样一个追求完美的演员,吹牛也确实有点实力,而他自己也确实有这个资本。
大家也都希望他现在能改掉之前老拍烂片的坏习惯,起码能再创作出一部像《英伦对决》那样的佳作。